2010年5月2日 星期日

Home 家園 觀後感


得知這部片是源自於Freefrog蛙大的部落格:
http://freefrog.blogspot.com/2009/12/home-avatar.html
最初是被蛙大的描述給打動,想看看這部號稱攝影界聖經的影片。

真的看完之後,心中五味雜陳,片中呈現出許多面像的刺激,已經不是一段感想可以說完的,以下就按不同的觀點去敘述。

首先從攝影愛好者的角度,一如蛙大說的,真的是每個學攝影的都應該要看過一遍,整部片從頭到尾讓你只能發出哇!哇!哇!的聲音,因為真的美到不像話,請記得這是一部影片,不是攝影集,即便如此每個鏡頭的安排都讓人讚嘆。沒有阿凡達的3D畫面,每個畫面都訴說著一個故事,看起來比阿凡達更有立體感,更舒服,別忘了這只是2D平面的呈現,導演在畫面的安排真的有他的獨到之處。

再來從紀錄片的角度來說,如果說"無法面對的真相"是理性派,用課堂演講的方式,透過數據讓我們瞭解全球暖化的原因跟成因,那麼"Home"就是感性派了,用美到不行的話面去告訴我們地球跟生命的起源,然後是人類工業革命造成的破壞,畫面一樣唯美,然後是當前的環境危機,最後是許多現在進行式的解決方案,一個圖表都沒有用到,就讓我們領略到生命之母地球的美麗跟我們的惡行,以及即將發生的可怕巨變。如果把它跟無法面對的真相、食品工業正負兩度C排在一起看,有種異曲同工的奇妙和諧感,透過不同面向去告訴我們環境保育的重要,尤其在這緊要關頭。

再來是一點歷史課,導演Yann Arthus-Bertrand,就是幾年前的"空中看地球"全球巡迴展的作者,當時對於數大就是美的照片深受震撼了,現在轉變成影片形式,更讓人印象深刻,畫面中的每個元素都栩栩如生,彷彿就在樹旁看長頸鹿在吃葉子一樣,一開始不知道這件事,但是純熟的技法跟震撼的畫面,讓我有種陌生的熟悉感,看完之後上網一查果然是同個攝影家,也因此認識了Yann Arthurs-Bertrand,這位偉大的藝術家。

最後個人感想,全球暖化跟極端氣候已經被講到爛了,就不贅述,只剩下怎麼做的問題而已,坦白說個人對於未來還是有點悲觀的,倘若如片中所說,十年內不做出及時的補救措施,衍生的問題會排山倒海而來,但是全人賴能否就這點達成共識一同努力,我覺得機率不高,比較可能的發展是擁有權力跟資源的強權大國,或者再縮減一點範圍,各個已開發的國家富裕人們,會利用他們的軍事武力跟經濟力量,構築自己的方舟,像是現代的長城,把眾多貧窮沒有價值的氣候難民(窮國人民)隔絕在外,任他們(包括台灣在內)自生自滅,一如他們對待被戰火跟飢荒折磨的非洲人民一樣,把自掃門前雪的自私人性在極端情況發揮到極致。而且不用太久,在50年內就會一一浮現,或許人類不會在這個世紀滅絕,但是一場腥風血雨的生存戰爭肯定會爆發。

看看台灣現在逐漸嚴重的貧富差距就知道,片中描述的奈及利亞城市拉哥斯,許多人湧入都市不是為了致富,只是為了生存,無奈又震撼的是這不就是台灣發生在台北的現況嗎?上一代上台北是為了機會,為了更好的發展,但是我們這一代留在台北早就不是因為什麼高尚的夢想,僅僅是因為離開台北就難以找到工作機會的現實被迫留在這人口密度超高的國家的最擁擠地帶,試圖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不用等到海平面上升吞噬沿海的珍貴平地,貧富差距跟人口老化就先搞垮這個國家了。

這個結尾寫得有點灰暗,不過回到影片本身,還是很推薦大家去看這部片,就知道地球有多美,多值得我們去愛護了。

延伸閱讀:
Home官網:可以直接在網路觀看高畫質影片,不過更建議BD版本
Home @ IMDB
Yann Arthurs-Bertran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