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8日 星期三

大學丁丁化,丁丁大學化

丁丁的由來,詳見以下網站"丁丁是個人才"
http://blog.xuite.net/sat00149/blog/10027714



基本知識講完之後,開始今天的碎碎唸...
今天中午看到一則網路新聞,標題是:
大學分發/平均1科2.8分可上大學? 稻江資科系18.47分
...(下略)
看完之後,心理非常有想法。


還記得當年讀書時,大學錄取率約40%吧!
然後民眾義和團般的民意排山倒海而來,
要求教育改革與廣設大學,讓大家都有學校讀(假平等?)
到現在基本上有去考會寫名字,大概都有學校念。
表面數據看起來,好像整體國家水準提高很多,大家都是大學畢業這樣。


但是根本問題是,以前博士寥寥可數、碩士不多,有考上大學的可以找到好的工作。
原因是學歷可以清楚的鑒別能力高低。
然後大家天真的相信當大家都是大學生時,大家就沒有就業問題,
但現在還是有就業問題,因為需要專業技術的工作做就麼多,
以前面試是挑學歷,現在是挑學校。
私校先剔除,接著把二流國立大學也剔除,從一流大學,如台清交等一一安排面試。


也就是說爛學校的大學文憑有如廢紙,那多讀這四年有什麼用?
本來就不適合走高學歷專業導向的工作,所以讀書也不認真,
早該進社會磨練,走務實路線。
現在變成多養這些丁丁四年,本來就不愛唸書的人,
在學校多四年,多十年都沒有用(因為爛學校也是隨便教)
皮的更皮、壞的更壞,只是家長以為子女都是高學歷很了不起,
事實上是子女拿到有跟沒有一樣的大學文憑,
出社會一樣一個月一萬八起跳,跟當年的高中職沒兩樣。


因為大學廣設又不善加管理,所以丁丁大學越來越多。
因為錄取率越來越高,學生認真程度越來越低,所以丁丁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
國立沒有增加,只是腦殘程度以指數曲線上昇而已。

--------------------------------------------------------------------
基本上在華人社會,只要一天"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個觀念沒有打破,
教育在怎改都沒有用,什麼多元入學、一綱多本、學力測驗等都是廢物,
最終還是回歸到分數定勝負,只是多很多小門給有門道的人鑽。
學生比以前一試定江山更痛苦,就像連續劇一樣,十集可以演完,
偏偏變成兩百集。

另外一昧追求考試分數的結果是,教出一堆兩腳書櫥、高學力腦殘病患。
只會考試,不懂思考,基本生活常識一無所知,沒有分析判斷能力,
平常給詐騙集團騙,被無知新聞洗腦,選舉給政治人物擺佈,
還自以為是碩士或者大學畢業很了不起,實際上腦殘程度跟國中生沒兩樣,
不用談對外的競爭力了,基本上連國家的前途都堪憂。

以為以為東南亞國家多落後,才要當菲勞泰勞,
現在看國家政治教育如此亂象,覺得台灣跟他們比起來也沒好到哪裡,
還有吵不完的兩岸跟族群問題,內鬥虛耗,現在是到大陸當台幹,
以後可能變成人家國家的台勞。

丁丁官員、丁丁父母、丁丁選民醒醒吧~~~~

沒有留言: